2016-07-21浏览次数:686
机床导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可以起到导向与支承作用,保证运动部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仍可以准确的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。那么,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,机床导轨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呢?如何才能够确保生产的高效率进行呢?现在我们就来听听业内人士给出了详细解析吧!
第一、机床导轨需要满足导向精度的要求
业内人士表示,所谓的导向精度主要就是说运动导轨沿着支承导轨做运动时,直线运动导轨的直线性及圆周运动导轨的真圆性,同时还有其他运动件与导轨之间的相互位置是否准确等。影响机床导轨的导向精度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导轨的几何精度、导轨的接触精度以及导轨的结构形式,除此之外,导轨的装配质量、导轨和基础件的结构刚度和热变形等也同样影响着导向精度。
第二、机床导轨应满足刚度要求
在评价机床工作质量的所有指标中,刚度是最为重要的指标,其代表着导轨在承受动静载荷下的抵抗变形能力。如果机床导轨的刚度不足,那就会直接影响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导向精度,还会使导轨面上的比压分布不均,从而加重导轨的磨损。所以,机床导轨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。
第三、机床导轨应满足耐磨性要求
如果导轨不均匀磨损,那就会破坏导轨的导向精度,这时候就会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材料、导轨面的摩擦性质、导轨的受力情况以及两导轨的相对运动精度等。所以,满足耐磨性要求是机床导轨所需要满足的重要条件。
第四、机床导轨需要具有低速平衡性
当运动的机床导轨在做低速运动或者微量的移动时,导轨应保持平衡,不要爬行。业内人士表示,如果机床爬行,那就会影响被加工零件的粗糙度和加工精度。对于高精度机床而言,机床导轨更需要满足低速平衡性的要求。
第五、机床导轨需要满足结构工艺性的要求
如果可能的话,机床导轨在设计时应使导轨结构更为简单化,而且便于制造、维护和保养。业内人士表示,机床导轨在使用时应尽量的减少刮研量,特别是对于镣装导轨,也应做到更换容易,这样才可以追求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。